2022-07-23
在鲁迅的时代,他认为儒家、孔子用条条框框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是合理的。在孔子的时代,他为了民生安定、思想传承,从统治者角度做影响也是合理的。鲁迅、孔夫子之间的恩怨,不仅在于其时代性和个人气质,而且在于其承袭的文化地域性。鲁迅红火,则孔子遭殃,孔子红火,则鲁迅遭殃,这已经是自鲁迅没后中国社会的一个铁的定律。
查看更多2022-05-21
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很多的新词,当歌词越来越口水化,文学越来越网络化,诗歌越来越浅显化,大众词汇越来越庸俗化……文字本质上就是智力的剩余,废话本质上就是思想的懒惰。
查看更多2022-04-26
他,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,经过千锤百炼,跨越了人生的无数个也在困扰着我们的难题,最终成为了那个可亲、可爱又可敬的苏东坡。人生问题千万种,苏东坡都懂
查看更多2022-03-25
如来光环绕身却夹杂着猴尿臊气,实是大煞风景,作者若是崇拜佛祖的虔诚信徒,会让如来沾上猴尿臊气吗?如来回至雷音宝刹,告诉环绕身边的弟子,天上诸神对悟空“俱莫能降伏”,就连太上老君“亦莫能伤损”,唯有他才能恢复天宫秩序
查看更多2022-02-11
单单一句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含义,他就可以从本意延伸到《史记》记载的管鲍之交,以“知我者鲍叔也”的典故作贴切解释,继而联系《论语》中另一句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来加深理解。以一个点带出更多面,让听众的知识量大大提升
查看更多2022-01-13
古人说,人生有三喜:“金榜题名时,洞房花烛夜,他乡遇故知。”字里行间,一对新婚燕尔的温存之景浮现眼前。读书消得泼茶香,当时只道是寻常。爱情的甜蜜,就是在这日常的点点滴滴里
查看更多2022-01-07
文人雖才思發越,未能躋于諸子,能之者唯徐幹、仲長統,而蔡邕、孔融不能也。儒家雖稱述六經,罕能兼為經師,能之者唯荀卿、賈誼,而陸賈、婁敬不能也。壬翁之才,自不肎以文人自畫,竭其智力自可與偉長、公理雁行,惜其不為而好箋注經傳,義或自陷,真所謂困於葛藟者也
查看更多2021-12-31
诗里有雪梅的孤傲冷艳,有雪梅的高尚气节,更有诗人的种种情思。赏梅、画梅、写梅、悟梅,诗情画意,不过如此。种种心事,都说与你听。
查看更多2021-12-30
元祐元年(1086),退居江宁十年的王安石去世,享年66岁。在死之前,他将半山园捐出,宋神宗赐额“报宁禅寺”,后世又称“半山寺”。王安石葬于何处,千年以来存在多种说法。根据史料推断,王安石很可能先葬于半山园,后迁葬今江宁区麒麟门一带。
查看更多2021-12-26
曾国藩关于读书学习有两个特别精彩的比喻:一是读书如炖肉,一定要大火烧开,然后文火慢炖。先是下“猛”的功夫,快速了解整体,把握全貌,接下来下“温”的功夫,寻章摘句,一点一点钻研;二是读书如挖井,精力有限,时间有限,就不要挖太多的井
查看更多2021-12-24
孙中山指出:“吾人试观近几百年来,世界各国之发达,咸食赐于革命风潮,先由欧洲,而美洲,而亚洲,革命风潮所向无敌。”他在宣传反清革命思想,发动辛亥革命的时候,大力鼓吹反对封建专制,推翻君主独裁,进行暴力革命,实现民主共和,以顺应民主革命的世界潮流。强调“可观各国历史及现今形势,须知革命为世界潮流,亦即为顺天应人事业”。
查看更多2021-12-16
礼”者,就是生活的次序,社会的次序、家庭的次序,也就是生活的艺术。所以“践其位,行其礼”,到了宗庙、祠堂,每个人位置不同,站的不同。各人站自己的本位,有他的次序。
查看更多2021-12-10
《后汉书》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,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合称“前四史”。
查看更多2021-11-24
假使清政府能取消对维新变法获罪的康有为、梁启超的通缉,让梁启超、状元实业家张謇等三四位立宪派人士入阁,哪怕是暂时不给他们军队、财政等要害部门,哪怕只是装点一下门面,社会上的不满也会小很多,清廷的危险也就小一些,历史有可能会重写
查看更多2021-09-22
《尚书》就是上古的书。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,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。
2021-09-14
怀古诗多苍茫伤感,但其中的人事代谢,岁月无常是人生中的常态,须我们细细读,细细生活,才会有所感悟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