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国学文化

千年回眸,历史那头,小令中读出王安石从未离去

创建日期:2021-12-30

  浪淘沙令

  宋·王安石

  伊吕两衰翁,历遍穷通。一为钓叟一耕佣。若使当时身不遇,老了英雄。

  汤武偶相逢,风虎云龙。兴王只在笑谈中。直至如今千载后。谁与争功?

  伊尹是夏末有莘氏女的陪嫁奴隶,因才干卓越,为成汤所识,汤任以国政,得以灭夏桀而建商朝。成汤死后,伊尹还辅佐了两朝国君,巩固了商政权,实乃大才。吕尚自不必说,他就是那个愿者上钩的姜子牙,辅佐武王完成灭纣兴周的大业。

  王安石认为,伊尹与吕尚都是大才,假如没有遇到成汤和姬昌,也只能慢慢的变老,失去了锐志。​

  伊尹和吕尚是幸运的,他俩分别遇到了成汤、周武王,自然是如风从虎,如云从龙。至于建功立业,凭借他俩的绝世才能,只在羽扇纶巾,谈笑之中了。

  最后,王安石慨叹,直至如今千载后。谁与争功?同样是宰相,他想做伊尹和吕尚那样的能人。可是,却没有成汤、周武王那样的贤王。

  王安石在庆历二年进士及第,他不是状元榜眼探花,只得了第四名,明清时叫做传胪。在那个年代,乡试中举就可以做官了,叫做秋闱。那个著名的典故“名落孙山”里的孙山,就是在乡试中获得了最后一名。中举的学生还要参加会试,又叫春闱。一般取几百名,考中的前几名叫进士,后面的叫做同进士出身。这样看来,在宋朝考取一个公务员比当下还要困难。王安石能考到第四名,足可以看出他的不凡。

  王安石在吃的方面一点也不讲究。哪怕是做了宰相,饮食也很随意。据说他的下属对王夫人说,王安石喜欢吃鹿肉丝,在饭局上一直吃这一道菜。王夫人笑着说,你们下一次聚会,你就把红烧肉摆在他面前,你会发现他也喜欢吃红烧肉。

  《苏东坡传》中有一段关于王安石的描述。大体是说王安石不讲卫生,老爷子既不喜欢洗澡,又不喜欢换衣服。王夫人就拿出一件袍子对王安石的下属布置任务,要他带着王安石去泡澡堂子,然后把王安石的旧衣服扔掉,把这件新袍子放在原来的地方,这样王安石不知不觉的就把衣服给换了。书中好像只提到了袍子,没有说裤子和内衣,可能王安石只穿袍子。

  一个只有对某个方面特别专注的人,才会逐渐失去对衣食的感知。王安石应该就是这样一个人。我觉得,他并不是真正的热衷于权势。他有自己的追求,他想要成为伊尹与吕尚那样的传奇。于是,他搞了变法。

  中国古代的变法者,下场都不会太好。因为他们动了当权者的奶酪。最早的是商鞅,他变法成功了,立了大功。人却被废掉了,连累全家问斩。王安石还算不错,想着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,虽然没有成功,但他死后,被皇帝谥号为“文”。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不多,都是有大才之人,除了王安石,还有周公旦、孔圉、张昭、权德舆、白居易、韩愈、朱熹、王珪。到了明代,有了新规定,人臣不得谥文,这个谥号就成了皇帝的专属。

孔夫子
微信公众号:孔夫子读书
关注我们,每天分享更多文化艺术,著作经典!
1000000+人已关注

上一篇:趙玉平:说说曾国藩读书的四字诀

下一篇:梅花——中国十大名花的魁首,咏物诗中的无冕之王

文章评论

猜你喜欢

孔夫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