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历史故事

周恩来总理研制的密码系统?

创建日期:2022-04-19

  1927年4月12日,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变。 革命群众猝不及防,损失惨重。 5月,周恩来临危受命,在武汉成立了第一个政治保卫和情报特工机构——特务工作处! 特务工作处下设特务、保卫、情报等机构,由时任军事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直接指挥。 7月15日,汪精卫在武汉发动“七·一五”反革命政变。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正式宣告失败,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当中。 因为“不懂情报工作”,不了解敌人的军事、政治动向,革命形势严重受挫。 11月,周恩来的亲自设计统筹下,中央特科正式成立。 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,收集掌握情报,镇压叛徒,营救被捕同志和建立秘密电台。

  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的发展,1929年,中央特科各机构已经完善,共辖四个科。 一科为总务科(科长洪扬生),主要负责为中央布置各秘密机关租住房、会议地点、联络方式,筹集经费;利用合法身份,营救被捕同志。 二科为情报科(科长陈赓),主要负责搜集情报,掌握敌情,建立秘密情报网。 三科为行动科(科长顾顺章),负责抢救被捕同志,打击罪大恶极的叛徒。 四科为交通科(后改为无线电通讯科,科长李强),负责护送领导同志前往各根据地,制造电台,保证中央同各根据地水陆交通线的联系。 中央特科四科科长李强,后来曾当选两院院士,太帅了有没有? 04 豪密的诞生 当时,周恩来化名伍豪,白手起家,领导特科同志,在钢丝绳上跳舞,展开惊心动魄的而又富有传奇的地下革命斗争; 在敌人势力核心区上海这个最危险的地方,和最强大、最狡猾、最凶恶的敌人做最危险、最复杂、最困难的斗争! 1928年,特科组建不久,周恩来就开始筹建无线电通讯系统。 这年夏天,周恩来奔赴莫斯科开会,他特意抽选了六个人参加了国际无线电训练班。

  周恩来殷切地嘱咐道:“你们要抓紧学习, 国内急需无线电通讯。” 回国后,周恩来就让李强和张沈川负责研制无线电台。 1929年,特科在上海和香港之间建立了无线电通讯电台。 1930年1月,黄尚英在香港发出第一通无线电,上海的张沈川接收,并由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亲自译电。 从此,特科开始使用了无线电通讯。 不过,当时特科使用的还是同码同字的单表代替密码,非常不安全。

  不久,密码被敌人破译,香港电台被摧毁,地下同志基本被捕。 更令人气愤的是,英国人还挑衅地发出回电:你们的朋友情况很好,现在在监狱里。 再加上,当时各地红军正开辟了很多根据地,以往的书信联系已经满足不了革命需要,特科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无线电通讯系统。 周恩来决定,亲自就研制一套密码系统。 由于周恩来的化名叫豪密,他研制的这套新的密码被称为——豪密。

  豪密就这样应运而生! 周恩来剧照 周恩来研制的豪密既是一部一次一密体制密码,也是一种二重作业密码体制。 简单来说,豪密等于底本+乱数。 豪密在加密时,在明码单表代替式密码本(底本)的基础上,加了一些随机编排的阿拉伯数字(乱数),这些乱数通常都采用加不进位、减不借位的模十算法。 减密时,只要减去这些乱数,就可以得知电报内容。 不要小瞧了这个乱数,乱数的计算方式听着简单,破译起来却可以得出一个天文数字。

  因此,底本加乱数,保密性极强。 以“弼时安全到达了”这七个字为例,明码加密后,电报为“1732 25141344 0356 0451 6671 0055”。 这种电报发出后,是很容易破译的。 可周恩来厉害之处就在于,他加了乱数。 如果加上乱数码“6378 5596 6766 7754 76591439 7055”,最后发送的电码就变成了“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7000”。 换言之,即使敌人截获了电报,他们看到的是一组同样的数字。

  他们不知道周恩来设立的乱数表,根本无法进行破译。 因此,整个抗战时期,日本鬼子都没有破译出豪密。 而蒋介石,在红军“反围剿”时期就开始进行豪密破译工作,可直到解放战争结束,蒋介石都没有成功破译豪密。 正是因为豪密的存在,我军在无线电斗争和隐蔽战线里始终占据上风,敌人基本没有破译一次有价值的电文。

  仅凭豪密,周恩来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难以估量。 看到这是不是似曾相识? 没错,这跟我们现在登陆网站时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我们的密码其实就相当于底本,验证码就相当于乱数。 换言之,我们现在的密码+验证码登录方式就脱胎于豪密的核心技术。 而这只是豪密在当今数字时代的一个运用。

孔夫子
微信公众号:孔夫子读书
关注我们,每天分享更多文化艺术,著作经典!
1000000+人已关注

上一篇:十分天下财 而佛有七八

文章评论

猜你喜欢

孔夫子